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第1/2页)
??他年轻、冲动、明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被陈寿评价为“轻躁忿肆,自蹈大祸”。 ??他并不是在政治上与司马兄弟进行拉锯,而是在“宿卫空阙,兵甲寡弱”的情况下轻率地采用了武力。 ??当时的司马氏深度掌握着国家政治机器、控制着京师的卫军,而曹髦方面则内事不密——与曹髦商议大事的三个大臣有两个都倒戈到了司马氏一方。 ??又因为曹髦自身性格急躁鲁莽,诛司马之事败就显然可见了。 ??毕竟“篡盗之臣其势已成,固非空言所能令也,况如高贵乡公以空手斗之乎1”! ??但是曹髦在极其强势的司马氏面前,没有软弱、退让,而是以刚烈之姿奋起抗争,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 ??此前,无论开国皇帝是要怎样得到那个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位置,都得表现得不情不愿,一定要是“不得不”,一定得是“为天下万民计”,才一推三让地坐上那个位置。好像只要这样,皇位就是干干净净的,皇帝就是受命于天的。 ??但是司马氏的晋朝,却明明白白地弑杀了前朝的皇帝。 ??曹髦用他的一条命,让晋朝的皇位上沾了洗不掉的鲜血。 ??司马昭的弑君之举导致了两晋诸帝在日后一百五十余年政治上的被动地位。甚至在他自己的后代得知此事时,也覆盖住自己的面容,发出了“晋祚复安得长远!”的愧叹。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两代三人的接力,将权力归属从曹氏家族转移到了司马氏的手中。 ??作为有心帝位的谋叛者,他们三人不失为成熟的政治家。同时,平定蜀汉、孙吴,打理朝政,安抚民众,都是司马家族的贡献。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他们在人格上的过失。 ??曹丕、曹叡两位帝王对司马懿的托孤信任,和司马氏家族密谋帝位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忠不义的丑名,是无法被舆论所抹去的。 ??——但是,说到底,司马氏与曹氏的争斗不过是对权力的争夺,后世不知有多少兄弟争位、权臣夺权、胁迫幼主的事情发生,怎么就单单斥责司马氏呢? ??他们做的事放在千年的史册中又有什么值得嘲讽的呢? ??司马昭死后,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司马炎,国号为“晋”,开始了司马家族维持一百五十余年,历经十五位帝王的晋朝统治。 ??晋朝的皇帝出现了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的“百花齐放”盛况。 ??——简称,全、员、奇、葩。 ??后世的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逆流而上,回眸这一百五十余年的晋朝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司马家族仿佛是为了称帝把智慧都奉献给了曹魏时期的几个老祖宗,导致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