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求收藏推荐) (第1/2页)
苏劫和王龁并肩站立在晋阳的城头上。 身后簇拥着一群卑将军,都尉,等军官。 高虎回来后,将阙与城楼下,发生的事情尽数告知了苏劫和王龁。 苏劫对王龁道:“此计已成,赵军在无忧矣……” 王龁抚须道:“若本帅是那赵军主将,也必将进退两难,此等阳谋,可为诛心绝户,此刻想必阙与城内已然大乱,苏将军,可是在等此刻再拔军下城?” 苏劫笑道:“兵者,诡道也……我军长驱东进,不行诡道,如何以弱胜强,行那必胜之举。” 苏劫的所率的五万人马,皆是度过了河西,奇袭至晋阳,也算长驱深入,当初如果不能快速克下晋阳,光是粮草问题,都不得不退回上党。 如今晋阳被下,以此为据点,自然可以高枕无忧,昨日,苏劫已然传令上党,拔兵十万入驻晋阳,到时,便是率军下阙与的时机,不过在此之前,苏劫的一系列手段,已然让赵国民心全无。 苏劫看向高虎,道:“高将军,此次从阙与回到晋阳的赵卒还有多少?” 高虎道:‘回将军,此前,赵军降卒,早已力竭,身有重疾者无数,此次一去一回……只有八千余人。’ 高虎之言众将也不由纷纷变色。 剩余的人不用多说,大多都死于路途之中。 先是六月飞雪,无一保暖之物,受冻一夜,接着一日一食,消磨气力殆尽,随后长途跋涉,抵达阙与,却被乱箭驱赶,心怀悲愤,郁郁者无数,力竭重病之下,岂能轻易回到晋阳? 苏劫长叹一口气,“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此句一出,众将们纷纷一震,其中的真意在胸口久久不能消散。 王龁眉目拧起,喃喃念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好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道尽了我辈一生啊。” 魏泾等将军也是纷纷相互看去,拜道:“苏将军大才,末将等佩服!” 苏劫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又串词了。 不过自然不会去解释,只能岔开话题,继续问道:“高将军,这死去的人,如今如何处置!” 魏泾道:“将军,这……这些人都是倒在路途之中,还没有来得及收敛!” 众将一听,脑海中不禁升出一股残骸遍野的画面。 即便是久经沙场之辈,也不由生生感叹。 苏劫立刻下令道:‘高将军,本将命你着人,沿路将赵军的尸骨尽数收敛……然后,让他们魂归故土吧。’ 苏劫说完,高虎一愣,犹豫了片刻,沉声道:“末将领命!” 然后转身离开。 高虎走后,王龁道:‘苏将军可是想高虎将其送到阙与?’ “除了阙与,还能送到哪里去。” “这是计?还是苏将军真是不忍呢?” 苏劫看了看王龁,却没有去回答。 秦军替赵军收敛了尸骸,然后送到了阙与。 阙与军民一见之下,必定会激起更大的愤慨,本就乱成一片的阙与更会雪上加霜,赵国无德无义之名,将会彻底无法摆脱。 传回邯郸后,必定让朝堂和城内再次轰然大乱,绝对无法压制。 在赵国百姓的眼中,是赵国见死不救,是赵国生生的害死了这本该活下来的几万人。 所以,这是计! 可是,让这些赵国的百姓回归故土,这也是苏劫真正的想法,这是仁。 可是又如何呢。 计也好,仁也好,在这乱世之中,岂是三言两语能够道清说明,又何须再出言定性呢? 苏劫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赵国民心一乱,便如去其一臂,如何会是我军对手,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