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樊於期和太子丹!曲解诏令! (第2/2页)
兄长做上卿!” 樊於期一听,心有所触,道:“那兄长就多谢你的好意了。” 随后樊於期饮了一樽起身便走,到了门口,忽然停了下来,道:“等到我出征回来后,便想办法促成你的心愿,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就多和公子蛟走动走动。” 等到樊於期走后,原本咽泣的姬丹顿时收住了哭声,而是冷冷的看着樊於期离开的背影。 其实,他还有一个秘密没有告诉过成蛟和樊於期。 那便是他在赵国为质子的时候和少年的赵政也是极好的朋友。 但是作为一国太子,他如何会不知赵政和成蛟的关系呢,一旦被成蛟知道了他和赵政的关系,成蛟定然不会在结好于他。 而此次,秦国大将苏劫前往赵国,他便能猜到,不就是为了救回质子吗。 等到赵政回到了秦国,不过是成蛟成为大王还是赵政成为大王,他相信,以他和二人之间的好友关系,一定会放他回国的。 至于樊於期,赵政,成蛟对他来说,只是多方下注罢了。 …… 樊於期离开了质子府,直接去了王宫。 因为子楚病重,所以樊於期并没有如愿见到子楚。 关于出兵之事,华阳太后和子楚商议过后,子楚便做了决断,昏睡之前,将任命樊於期为统兵将领的事情也下了口谕,命人也告知了吕不韦。 一处宫殿之中,只有樊於期、华阳太后以及成蛟三人。 樊於期立刻稽首道:“末将多谢太后,多谢公子提携。” 华阳太后见道樊於期的态度,非常的满意,“将军不必多礼,此事多亏得蛟儿在大王面前大力促成,你二人平日里私交甚多,他帮助将军你,同时便是帮助他自己,老妇说的可对?” 樊於期正色道:“公子之恩,末将岂敢不记,为了公子,末将愿赴汤蹈火。” 公子蛟笑道:“将军言重了,此次出兵,事关重大,本公子今日唤你来,除了是要告知你这个好消息外,还有一些事情嘱托。” 樊於期道:“还请公子言明!” 华阳太后和成蛟护视一眼,成蛟道:“将军可知前线战事如今到了何等地步?” 樊於期不理其意,道:“末将只知,苏劫王龁二位将军已经克下晋阳,不日便可克下阙与,如今增兵,自然是为了攻打邯郸。” “不错,但是你是否知道,如今赵国上下已经到了何等境地?可以让苏劫有信心去攻打邯郸?” “这……末将只是有所耳闻,听说赵国上下中了苏将军之计,人心霍乱。” 成蛟道:“岂止是人心霍乱,赵国李牧被苏劫设计阻挡在雁门郡不得南下,廉颇中了离间之计被驱逐到了大梁,整个邯郸城军民离心,赵王丹已是怒极攻心难以理政,整个赵国已经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樊於期此时才知其中具体事情,更加惊惧,想不到赵国发生了这么多事。 当初,苏劫洞悉六月飞雪,传回咸阳后,他就感叹其经天纬地之才,也曾感怀,苏劫和他一样并无什么根底,却能被大王倚重。 如今再听了成蛟的话,更是觉得同为将军,相差太远了。 见樊於期神色变幻,成蛟继续道:“樊将军,你为将多年,更曾出兵攻打韩国建立大功,本公子问你,若是你来统帅,可否克下如今的邯郸城?” 樊於期一听,大惊,成蛟是什么意思,难道让他直接出兵攻打邯郸吗?这,难道是大王的意思? 樊於期想了半刻,道:‘当年邯郸没有被克下,并非邯郸城坚之利,而是赵人之利,如果城中军民离心,君王离德,则无人和,无人和则人不坚也,若是廉颇李牧皆不在邯郸,此等情况下,别说末将,只要稍有能力者,都能建此大功。’ 樊於期不敢小看邯郸,这是当年武安君白起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只不过,如今的邯郸也不再是当年的邯郸。 成蛟道:“既然樊将军都这么说,本公子愿意再助你一臂之力,让你亲自领兵攻打邯郸,而不是作为苏劫的副将。” “什么……可,可是大王的意思并非如此啊。”私自调兵,避开主帅,这是大忌啊,要砍头的。 “将军无需多虑,此乃大王诏令,你可看的明白?” 随后,成蛟拿出一物,递给了樊於期。 樊於期打开,见上面写道:“寡人诏,命樊於期,携虎符,出兵十五万于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