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_第184章 英雄末路(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英雄末路(1) (第1/2页)

奉天
  科学仪器厂,二楼大会议室。
  香烟缭绕。
  刘民学带着生产科,技术科,在一起研究问题。
  “张乡长那边怎么说?”
  “他的意思是,喷淋管路走线还得改!”
  “还要改啊!”生产科的人一片哀嚎。“这种客户,实在太难伺候了!”
  ......
  奉天科学仪器厂是做半导体设备的定点厂。
  国门打开以后,进口产品汹涌而入。
  由于两者之间的代差,在进口设备的降维打击下,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厂,基本上都遭到了灭顶之灾。
  一些依托大研究所或者重点单位的企业,还能苟延残喘,而像奉天仪器厂这种,只好自求多福了。
  本来奉天科仪也算有根有底,他们的后台就是中科院。但在奉天这里,他们的企业不大不小,非常难堪。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很多南方还有京城的单位,能够有幸存活,是因为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建在本地的半导体生产线,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总是能捞到一些残渣剩饭,续续命。
  而奉天,乃至东北,都没有大型的半导体项目上马,所以就是想地方保护,都没有机会。
  为了自救,厂子也是想尽办法。
  但是追赶代差,甚至是两代以上的代差,实在是强人所难。于是他们就开始动起了其它脑筋。
  进军农用设备,也是这其中的一种尝试。
  隔行如隔山,他们产品质量倒还不错,但面对的客户群体,完全不是他们所能适应的。
  ———————
  “改吧!还能怎么样!”
  刘民学现在也没有了脾气。
  这种喷淋设备,由于场地,地形还有些其它的原因,定制化比例相当高。
  另外,客户支援,也有问题。厂里的职工,谁也不愿意跑到穷乡僻野的地方去当孙子。
  所以每当遇到问题,也搞不清楚,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客户的问题,反正听到的都是各种抱怨。
  这种项目做下来,最后一成本核算,肯定是亏到家了。但是不做这个,又能作什么?
  整个奉天的电子,仪表产业,全面衰退。奉天的优势产业,是重工业,机床等。电子产业本来就不算很强。
  随着外资,港资等的电子产业内迁。这些已经被国际市场上淘汰的电子产能,到了国内,还能称王称霸。
  把本地的这些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苏式工厂,打得满地找牙。
  ———————
  “刘厂长!”
  秘书小张拎着几页纸,走了进来。
  “收到几份传真,要求我们报价!”
  “是买什么的?为什么不转给销售科?怎么送我这里了?”
  刘民学对这些,已经失去了兴趣。
  这些东西,不卖,没有钱,卖了还亏钱!
  “不是买农用机械的,是询价。要买光刻机,买镀膜设备,买真空机!”
  ...
  随着这一声不大的回答,会议室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半导体设备?现在谁还买国产设备啊?”
  “是哪发来的传真?是谁要买?”
  “他们知道我们的产品参数吗?”
  “是一所大学。传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