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116 (第3/3页)
也长成男子汉了 完全被无视的谢棋彻底迷茫了郁九城不是被冤枉打碎了宗门圣物潜逃下山的吗?还有人追下山去捉拿他回宗,虽然领头的人是郁九城偏心的亲师兄,名为捉拿实为护送,但这只是他们当事人才知道,不负的面子功夫还是做得很好的怎么在这些人的嘴里就好像郁九城只是寻常下山游玩了一番一样。 郁九城比谢棋更迷茫,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当初在高座之上,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严词训斥他的,也是这些人。 我父亲在何处?郁九城没有回应这些宗门长辈不知所谓的关心,迷惘茫然之下,他第一反应是去寻找真正的长辈亲人,尽管他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并不亲近。 人群沉寂片刻,谢棋敏锐地发现这些老头隐晦对视,浑浊的眼珠里有不知名的惊诧一闪而逝,不等他细看清楚,他们便已经恢复了和蔼模样。 掌门自然是在后山闭关,你也知道,你父亲痴迷修炼,这些年来一直没离开过后山秘境,即便是不负如今他也只是在第一天短暂地露了一面便再也没来过。 九城游历归来,理应前去拜见还有记得去给你师兄上柱香。 郁九城沉稳点头,扯着陷入沉思的谢棋转身离开。 走出老远谢棋若有所感地悄悄回头,那些人并未散去,仍站在原地,目光沉沉地盯着郁九城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谢棋猛然打了个寒颤,小声说:你这些长辈?好奇怪啊 不过能轻易放他们离开,还让郁九城去找他爹去祭奠不负,说明这是前尘往事一笔勾销,允许他们在仙山自由出入的意思? 郁九城没有说话,直到走远彻底看不见那些人,他才轻声道:他们不是我的长辈。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对于这种以宗门为家的地方,怕是得有座藏经阁。谢棋适可而止没有再询问,转而观察起周遭环境。 不愧是敢谓之为仙山的地方,即便悬麻布白绫,亮长明油灯,也依然白云悠悠闻鹤鸣,白玉楼阁见仙境。 没有一丝人间灵堂的肃穆阴冷,依然仙气飘飘清风霁月,就像不负这个人一样。 若是不知道郁九城曾经在这里的经历,初见之下,谢棋或许会以为这里就是真正的传说中的桃源仙境。 第152章 《九城》结局进行时 见到传说中的仙宗掌门、郁九城的父亲后, 谢棋总算是知道郁九城这万事不过心,只在意自己想在意之事的顽石性子是怎么来的了,原来是父子遗传。 只是这容貌气质却没遗传到, 若是单看外表,他倒是更像是不负的父亲,木簪挽发,白袍加身, 闭目沉静立于瀑布边时宛若一尊冒着仙气的白玉雕像。 只是眼角的细纹与鬓边的白发,让他看起来比不负多了几分只有历经世事才会有的成熟沧桑, 一身风霜气。 白玉雕像对他们的到来一点也不惊讶,似乎早有预料,刚刚走近他便睁开了眼睛, 对着郁九城淡淡的来了一句:回来了。 既不欣喜, 也不意外, 就仿佛他的儿子不是叛逃下山被人追杀历经磨难只是去饭堂吃了餐饭而已。 谢棋正感叹这位父亲的淡定心大,就听郁九城也淡淡地回了一句:嗯。 外表不像有什么,这绝对是亲父子! 就在谢棋以为气氛要冷场, 考虑着要不要做个自我介绍活跃一下气氛时,掌门又突然面无表情地扔下大雷:你师兄说你不会再回来, 我不那样觉得看来还是我更了解你一点。 我师兄在哪里?郁九城没有理会到底谁更了解他这个问题,注意力全在不知所踪的不负身上。 掌门也没理会他儿子的问题, 起身往瀑布另一边走去, 那里有座小亭子,亭中竹桌上的小茶壶正好沸腾, 茶香四溢。 掌门没问郁九城喝不喝,也没给两个小辈倒上一杯,自顾自啜饮片刻后, 他突然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可知你为何名为九城,而不是如你众师兄师弟一般按辈分取名。 郁九城耐住性子摇头。 掌门搁下茶盅,凝视着郁九城的脸,目光复杂,似怀念又似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