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桥_第89章大胆设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大胆设计 (第2/2页)

西方一些先进车辆设计,都已经部分或是大部分实现了模块化设计,我们不能不迎头赶上。”
  “怎么可能?”赵滨元教授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这在国外都是很尖端很先进的技术,他们是绝对不会让这些技术外流的。”
  “我们没有说要买外国的技术啊。”张子丰回道。
  “那更不可能实现了!”赵滨元摇着头,“我们这方面跟国外的差距太大了,不是吹个牛皮就能实现的,人家的模块设计,是各个方面的技术成熟,是站在他们近百年的技术沉淀基础上的,有很多东西,人家那么设计是走到这个阶段必然出现的,人家顶尖专家的思想,咱们是不可能超越,甚至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接近的。”
  “那你认为怎么实现呢?”张子丰忍不住问。
  “买啊,引进啊,虚心向他们学习,这个东西,我们必须承认落后与差距,不能没有条件也要创造硬上,以前那个时代,我们为这种技术大跃进付出了重大代价,搞到人民都吃不饱,我以为,这个时代,我们一定不再能重复犯那种错误,在技术上大跃进,是要吃亏的。西汽这几年,还有秦威这几年取得的成就不容易,我们好不容易能够消化人家的成熟技术,刚学会走路,就想着跑,是会摔跤的。”
  赵滨元教授说这话的时候,倒是一脸诚恳。
  但是这一盆冷水,却是真切地泼得众人心里哇凉的,不只是他这么想,实际上秦威自己也有很多人这么想。不过想的角度不一样,更多是从技术角度思量可行性问题。
  张子丰却忍不住了,他算是西派汽研室里的少壮派,是这些年林超涵着力培养和提拔的一批年轻高工之一,他深受林超涵的思维影响,在林超涵看来,这个世界上哪有中国人做不了的事情,哪有西汽攀不到高峰的技术,林超涵不信邪,经常在研讨开会中灌输这个思想,西汽这些年突飞猛进的成长,与林超涵的敢想敢干是分不开的,很多老技术稳重,但是少壮派的一大批人深受这种思想影响。
  因此他毫不客气地辩驳赵教授,“这种说法不正确,这种自轻自贱的思想也不正确,哪有中国人做不了的事情,你想想,神舟都上天了,杨利伟都平安回来了,哪有我们中国人没法做不了的事情?什么事情都想不敢想,试都不敢试,总觉得自己不如西方人,那我们哪里能够进步成长?坦率说,这种学院派的思想,要不得,我劝赵教授一定要到实践中来看看,到工厂里走一走,我们已经走得很远,正在迎头赶上。”
  他的话有点刺伤人了,赵滨元听后,立即神情激动起来,脸上绯红,坐不住了,“什么叫自轻自贱,我只是说几句实话罢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最重要。在工程机械方面,中国人就是不如西方人嘛。”
  他这个话听得在场所有人都不开心了,什么叫中国人不如西方人?
  气氛顿时就有些凝重了,就是有心想帮他辩解几句,听到张子丰说学院派的坏话后坐不住的朱凯教授都没法开口了。
  看到大家眼神不善,赵滨元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技术不如人这话大家承认,但是说中国人不如西方人,这是民族自尊的问题。
  是个中国人都不答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些中国人到海外后,对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技术水平甚至是制度钦羡不已,不自觉地膝盖就软了,甘愿跪下,不是想着如何努力追赶超越西方,而是开始从内心投降,站在了别人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横加指责,哪哪都看不惯,甚至以瞧不起自己的民族为荣,觉得只有那样才配称得上清醒和独立思考。
  这种人这种想法,不是社会的主流,却成为那少数人少数圈里自我标榜的标配了。
  这位赵教授,就是深受这种思潮影响。
  他不自觉地表露了出来这种蔑视,他不相信中国人能搞出来追赶西方技术的东西,所以脱口而出地表达了自己的质疑。
  麦文舟表情严肃,“我知道赵教授的一片苦心,感谢您的提醒。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人,作为一名对技术略知一二的人,我坚信,西方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西方有智慧,中国人的智慧不会比他们低,他们做的东西我们也能做,我们甚至会比他们做得更好,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从技术的角度,我认为颜工提出的设计方向不是没有基础的幻想,而是有着极为现实的考虑。”
  听到麦文舟这一番话,赵滨元脸涨红起来,他嘟哝道,“唉,实话难听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