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48) (第1/3页)
可药刚一喝完,他放下碗就说,王太医开的药倒是没那么苦了,他嘴角微微抿着,好像还有些开心的意思:刚刚我都没尝出什么味道。 戚长风接过碗交给碧涛,当下听得只觉得心惊肉跳:一则是小皇子已尝不出苦药汤味,最要紧的是王太医好些年前就告老了,早不在大梁宫廷里伺候。 不苦还不好吗,戚长风不敢露出声色,只动作轻柔地提起被角将人仔细裹好,大概是王太医调配药方的水平又有精进了,能叫我们小殿下痛快喝下去,也算是大功一桩。唔,你今天下午醒了好一会儿了,精神头也格外强些,我看殿下这几日身体是好了不少。 康宁只微微笑着听他说话,不言不语。过了好半晌,他面上才慢慢现出了几丝疑惑,他转过头来,苍白消瘦的脸颊上是叫人触目惊心的病容,那让他看起来甚至有几分鬼魅般苍然而醴艳的森冷,只是他眼神还是和过去没什么分别还是那样一种澄澈温软的柔情: 我怎么记不太清了长风哥哥,我是生了什么病啊? 这真是戚长风这些年来魂牵梦萦的一个称呼,此时猝不及防地听到,却叫他差点掉下眼泪。 寻常风寒罢了,他忍着哽咽勉强道,不过殿下发烧了,这两天总是昏昏沉沉的不清醒,都睡了好久了。 小皇子脑海里一点印象都没有,不过戚长风就近近地贴着他、陪着他,让他心里很满意,便也不再深究:那我的父皇和母妃呢?康宁鼻子一皱,是戚长风很熟悉的一个、小皇子小时候不高兴的表情,我都生病了呀,他们怎么没有待在永春宫? 在呢,戚长风捏捏他瘦巴巴的小手,他们就在东暖阁呢,他转头吩咐宫人去请帝妃过来徽帝这段时间本来政务繁忙,又兼配合着康宁昏昏醒醒的时间,三不五时的罢朝,也就趁这一会儿功夫批一批折子,赵贵妃也稍微腾出些时间来过问移交给其他宫妃的宫务,陛下他们马上就来了。 康宁人病得迷迷糊糊,也就愈发对亲近之人有了很高的需求。他昏睡醒来是不管白天黑夜的,反正睁开眼必须想见到谁就见到。好在他无非也就缠着那么几个人,他亲爹亲娘、儿时的两个奶嬷嬷,碧涛翠海,还有戚长风。偶尔他还会想起已经出宫嫁人了的永春宫前大宫女浣青,赵贵妃已是把做了母亲的浣青叫回来了,这段时间也一直住在望舒宫。 余下的人就多少差了一层了。戚长风是真怕这小东西张嘴要看到他大皇兄他到哪儿去把人找来呢。好在康宁这个小东西这时候就明明白白地分起了远近亲疏,点来点去都是那么几个人头,可着这些最亲近的人祸害了个够。 徽帝大半夜都被薅起来几次了,这会儿不过是被打断了阅览江南官员的考评,能算得了什么呢? 给人当爹不就是这样,辛辛苦苦把宝贝儿子千娇百宠地养大了,儿子自己出去找了一头猪,当爹的就因为这头猪被宝贝儿子劈头盖脸发作了一通,还得抹一把脸继续往上凑。 父皇知道,等你好了,让清河殿的王姑姑给你做糖奶糕。皇帝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 父皇怎么知道我要说什么?小皇子裹成了个小被子团团,病殃殃地靠在床头,满面惊奇道分明他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因为你之前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刻已经说过了,却一次都没有吃成。 皇帝微微一笑,父皇怎么不知道?宁宁从小每次哭了、病了、闹脾气了,不都要吃糖奶糕。 就在这一刹那,徽帝突然想起了一个很久远的、与此时此刻毫不相干的一个场景。 那是在康宁只有三四岁的时候。皇帝在自己起居的殿中理政,小孩子在父亲腿边绕来绕去地玩,徽帝当时也还比较年轻,时常喜欢逗逗儿子在批阅奏折的空档,徽帝俯下身,两根手指曲起,在小儿子鼻子上快速地夹了一下,然后马上握住了手。 父皇把你鼻子拿走喽!皇帝攥着拳头吓唬小豆丁。 康宁信以为真,呆呆地扬起脸看着父亲的手,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然后着急地两只手往上一扑:不行!父皇还给我,不能把我鼻子拿走!小皇子那时候说话还有口水音,傻乎乎得看不出大人跟他开玩笑。 豁!小家伙真信啊!徽帝暗地里笑得腹痛,只是表面上他却勉强绷着脸,摇了摇头:宁宁的鼻子长得太好了,父皇也想要,拿过来送给父皇好不好? 不行!不行!康宁从小就是个小抠儿,我也需要鼻子的!宁宁也需要!父皇不能拿走!他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一开始还只是抽泣,而后越想越难受、情绪愈演愈烈,最后两只小拳头紧握,站在清河殿的理事堂就放声大哭。 完了,收不住场了徽帝吓得抱起他百般地哄,又握着他的手摸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