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成幼儿园园长_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节 (第4/4页)

,答应了陆安珩要给陆芙做脸,那真是贴心得不得了。除了陆芙大婚当日,皇后高调的赏赐了贺礼外。在陆芙与孙辛夷成亲几日后,孙辛夷便接到了太医院的橄榄枝,自此让孙家从民转官,实现了质的飞跃。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都是陆安珩从中出了大力,关键是人家进了官场没多久,就能给姐夫弄了这么大一好处来。再加上大婚之日皇后的赏赐,这会儿就连不混官场的人都知道陆安珩有多受元德帝的重视了。
  孙家本就只有孙大夫和孙辛夷祖孙两个,孙大夫没事儿自然不会去找孙媳妇儿的茬。至于孙家本家那些拐着弯儿的亲戚,大婚时确实有几个脑子不清楚的准备拿捏一下陆芙这个新媳妇儿,逞逞自己长辈的威风,也顺便给自己捞点儿好处。
  然后瞬间就被皇后的赏赐给打醒了。
  这会儿得知了孙辛夷进了太医院的消息,这些个女眷不由暗自拍了拍心口,暗道一声好险,好在自己当日忍住了没作妖。不然以陆安珩对陆芙这个姐姐的看重来看,拿捏陆芙定会惹怒这个御前小红人,到时候人家要收拾自己,那可就真和玩儿似的,说不得还会连累儿女,真是庆幸自己当日没出手啊!
  于是陆芙就受到了孙家亲戚们更多的恭维。这些女眷话里话外都捧着陆芙,想着与陆芙打好关系,日后有啥事儿需要帮忙也好开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陆芙根本没费多少心思就在孙家站稳了脚跟。孙辛夷又疼她,平日里一句重话都舍不得对她说,小夫妻日子过得蜜里调油,羡煞一众单身狗。
  见此情景,陆安珩对元德帝更为感激。心说一个帝王能为臣子考虑至此,甭管他的目的如何,这招揽人心的手段自己是服气的,恨不得为他付出更多,誓死以报。
  陆安珩被元德帝这样贴心的举动感动得不轻,转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蹲在别院里和红薯死磕去了。恨不得分分钟就让这红薯地长出大红薯来,让元德帝好好高兴一回。
  在此期间,陆安珩竟然还收到了一封陆安瑜寄来的书信,信上说他这次也通过了府试,正在努力备考接下来的院试,希望能和陆安珩一样,一举通过院试,拿下秀才功名。
  毕竟是堂兄弟,即便不在一块儿,陆安珩也为陆安瑜感到高兴。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年头儿流行连坐,动不动就和三族九族扯上关系,陆安瑜他们老老实实地过安生日子绝对能让陆安珩省心得多。不然他们要是闹出什么丑事,陆安珩还得受到牵连给他们背锅,这样相安无事都过得好,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是以不论出自何等考量,陆安珩是真心实意地为陆安瑜感到高兴。
  好事向来成双,收到陆安瑜的信不久,陆安珩种的红薯地就开始大丰收了。
  这一次,红薯的出现,那才是震惊了整个大齐。无论士农工商哪一种阶层,都在为这上苍恩赐的良种激动不已。
  陆安珩作为一手种植出来红薯的人,这回想怎么装鹌鹑都装不住了。
  第64章 反应【捉虫】
  作为天道的亲儿子,陆安珩真是干啥都能随随便便地成功,羡煞一众红眼病。
  元德帝即位以来,虽然励精图治,但有时老天爷也不怎么买账,时不时就要给他出点难题,不是这里遭了旱灾,就是那里涨洪水。
  直到这回陆安珩领着一堆小豆丁跑去种地,和一大堆红薯死磕,今年的光景竟然就变得特别好,整个大齐风调雨顺,竟然没一个地方传来受灾的消息。特别是京城,农户们盼着下雨就下雨,盼着出太阳就出太阳,简直不能更贴心。
  惹得元德帝都忍不住去拜了回太庙,心说若是每年的天气都跟今年似的,自己也至于年纪轻轻的就秃了头啊。还是求祖宗们保佑,日后每年的天气都跟今年一样,那朝廷得省下多少事儿啊!
  老天爷这么给面子,陆安珩的红薯收成必须差不了啊。胡商们给陆安珩的红薯并不多,陆安珩就算掐了不少红薯藤,也没把他那几百亩地给种满,满打满算就种了一百亩。
  而就是这么一百亩地的红薯产量,惊呆了整个大齐朝的所有人。
  这年头儿可没什么杂交品种,也没有化肥,一亩地的粮食产量撑死了也就十石,这还是在老天爷特别赏脸给饭吃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的一个惊喜数字。
  大多数情况下,一亩地的收成也就七八石左右。而陆安珩这一百亩地,竟然收获了五千多石红薯。
  这么算下来,光是一亩地的收成,就有五十多石,产量几乎是现有粮食的六七倍!这怎么能不让人震惊。
  陆安珩种红薯之事,朝中本就有不少官员在暗搓搓的关注着。毕竟这家伙又不是户部的,好好的一个中书舍人,正事儿不干竟然跑去种地了,就已经足够令文武百官感到惊奇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