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节 (第1/2页)
“罪名呢?”小顺子忙问。 石舜华睨了他一眼:“你说呢?” “奴才说了句废话。”小顺子朝他嘴巴上轻拍一巴掌,跑到锦衣男子身边,但没有理他,而是把躺在地上不断呻吟的人拉起来,“这位大兄弟,我扶着你到路边去。” “谢谢。”男子觉得头痛,抬手一抹,鲜血染红了五指。 小顺子倒抽一口气,松开手。男子靠在他身上,小顺子想推开,手伸到半空中,心生不忍:“这位大兄弟,你快去医馆看看吧。” “小顺子,你又在干么?”阿笙左等右等不见车夫,推开车门一看他还跟别人聊上了,顿时无语。 “等一下,等一下就来。”小顺子想走人,一看到对方手上的血,“算我倒霉。”冲一旁看热闹的老头招了招手,“这个给你。里面有半两碎银子,你扶着他去医馆。” “不,不用了。”男子连忙拒绝。 小顺子连荷包和人一把推给走过来的老头:“甭废话,我们急着回去呢。” “谢谢,小兄弟。”男子踉跄了一下,不忘拱手道谢。 小顺子一看他两只手上全是血,顿时觉得眼睛痛:“就当我日行一善。” “请问小兄弟在哪儿当差?改天一定把银子还给你。”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多话啊。”小顺子不想搭理,见他踉踉跄跄跟上来,想一下,“四爷府上。” “哪个,哪个四爷?”男子忙问。 小顺子跳上马车,扬起马鞭,“四皇子。”话说出口,马车远去,声音飘散在空中。 男子望着越来越远的马车,不确定道:“刚才那位夫人是四福晋?” “你听他胡扯。”扶着他的老人道,“那辆马车是往城外去的,四皇子可不住那边。刚才说话的那个小顺子分明是个太监,保不齐是宫里哪位娘娘。” “娘娘脸色蜡黄,跟个难民似的?皇帝老爷晚上还不得做噩梦。” 初到京城的男子糊涂了,“那她是谁?” “我觉得可能是太子妃。”妇人道,“马车前后各八个骑马的汉子,驾车的还是个小太监,也就太子妃有那么大排场。” “那十六人是侍卫?”男子问。 妇人点头:“那么好的身手,肯定是侍卫,估计品级还不低。” “你说得不对。”老人道,“那些人没带刀。” “你懂个屁,御前侍卫也不带刀,很得皇上信任的侍卫才允许配刀。”妇人说着,迟疑片刻,“没想到太子妃那么热心,居然救你这么不相干的人,” “太子妃顺手好吧。” “你也可以顺手,你刚才怎么不拦着?” “我,我……” “主子,刚才那个人那么横,估计是哪位王公大臣府上的公子,咱们把他送去顺天府没事吗?”阿笙担忧道。 小顺子道:“肯定没事。阿笙,你不要瞎担心,天塌了有爷呢。” 石华善是和硕额驸,他因病去逝,石家得第一时间向康熙禀告。太子从康熙处得知石华善去世,想到的不是石家子弟得守孝,他少了一大助力,而是担心石舜华会很难过。 匆匆处理完奏折,太子就回寝宫。 眼看着太阳快落山了,石舜华还不见踪影,太子坐不住了,“张起麟,你出去看看福晋怎么还没回来。” “嗻!”张起麟心想,没有皇上允许,宫里的人不能在外留宿,太子妃也不例外。这会儿没来,不用去看,太阳落山前也会回来。 六点三刻,金乌西坠,畅春园外出现一辆马车。侍卫正想拦着,一看驾车的人,连忙放行。 太子听到说话声,跑到外面,见石舜华额头上全是汗,嘴唇很干,整个人靠在阿笙身上,连忙问:“怎么了?” 刚一从石家出来,石舜华就觉得头有点钝钝的痛,车帘掀开一半,凉风吹拂不见好转,且越来越痛,“可能中暑了。” “快去喊太医。”太子搂着石舜华,“慢一点。” 石舜华感觉腰间的手一紧,连忙说:“爷别紧张,没大事。” “衣裳都湿了,还说没事。”太子道,“阿笙,伺候你主子洗洗,换身衣裳。” 石舜华想说不用,风一吹,旗袍贴在身上,登时闭上嘴巴。 换上白色旗袍,石舜华来到中堂,太医已等候多时。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石舜华脸上的面脂太厚,太医看得不甚真切,便问她哪里不舒服。 一番询问下来,太医确定石舜华中暑了,便准备开药。石舜华出言拦住:“劳烦太医帮我把把脉。” “还有哪里不舒服?”太子率先问。 石舜华道:“肚子。” “肚子?”太医一惊,莫不是有了?想到这点,太医连忙叫石舜华伸出手腕。心中有了这个猜测,不消片刻,太医断定:“恭喜殿下,恭喜福晋。” “何喜之有?”太子下意识问。 太医笑道:“福晋有一个多月身孕了。” “身,身孕?”太子愣了愣,反应过来,难以置信,“你,你有了?” 石舜华微微颔首:“我有点感觉,但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就该找太医。”太子道,“太医,她上午去石家,下午又坐马车回来,来回颠簸有没有事?” 太医道:“福晋身体好。”说到这里,太医心里犯嘀咕,太子妃的手腕宛如凝脂,脸色怎么蜡黄?可他又很确定,太子妃的身体很好,谨慎起见,“福晋月份浅,身体虽好,还是得多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