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_第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节 (第3/3页)

,琢磨起自己的裹足不前的进度来。
  严争鸣跟着师父练剑已经快八年,扶摇木剑才勉强练到了第三式。
  虽然起手式被师父一比划,生生地给比划成了一出中老年人五禽戏,但剑法本身却并不可笑。
  严争鸣不是无知的小叫花韩渊,拜入扶摇派前,家里就给他请过最好的剑术师父,哪怕他学艺不精,眼却还没瞎。
  扶摇木剑一共五式,分别是“鹏程万里”、“上下求索”、“事与愿违”、“盛极而衰”、和“返璞归真”,每一式有二十五招,数不清的变换,随着这几年年龄的增长,严争鸣有时候几乎有种这套剑法中包罗了天地万象的错觉,在每一点上停下来细想,都能衍生出后续无数种可能。
  可这些他的师父从来不讲,木椿只会颤颤巍巍地比划比划基本招,其余一切自行领悟。
  几次三番,严争鸣都想要问问他为什么不肯将那些精妙的剑招拆开细讲,但无一例外地都被那老黄鼠狼装疯卖傻地混过去。
  严争鸣自己思索了一会,站起来,试着走了一遍第三式“事与愿违”。
  说起来不大光彩,饶是他既不追求文成,也不追求武就,为人懒散,但在这一式上足足卡了两年,也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这一式“事与愿违”名字不知谁起的,实在是恰如其分,纠正无数次,他就是不知自己被卡在了哪里,那股别别扭扭的感觉在一招一式中挥之不去。
  严争鸣练了一半就停下来,盯着自己的木剑直皱眉。
  在一边严阵以待的道童与侍女连忙一哄而上,打扇的打扇,擦汗的擦汗。
  可惜这回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少爷练剑练出了瓶颈,本就心浮气躁,被这群蠢货一搅合,更加抓不住心里那一点若隐若现的灵感。
  他蓦地一挥手,恶声恶气地喝道:“都走开,别在这碍事!以后我练剑的时候你们不准过来!”
  侍女小玉儿忙怯生生地问道:“少爷,这是新规矩吗?”
  这话是从何而来呢?只因那严少爷闲得没事,无事生非地立了好多“规矩”——诸如衣服与鞋须得同色,什么时候要上来给他梳头,书房桌案一天要擦几次,清早起来喝一杯合口的凉茶之前不开口……等等,不一而足,全是他一个人自创。
  换个脑子不好的恐怕都记不住,皇帝老儿可能都没有他这许多的毛病。
  严少爷脸色还没缓过来,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一条新规矩就新鲜出炉:“以后我练剑的时候,不叫你们,不准随意围过来,现眼。”
  不幸听见这句话的程潜吃了一惊,没料到大师兄竟然还知道什么叫“现眼”。
  领着程潜的木椿真人在旁边干咳一声,叫道:“徒儿。”
  严争鸣一回头,目光就落到了程潜身上,那小孩也不正眼看他,活脱脱一副小家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羞怯”地低着头,亦步亦趋地跟在师父身后。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羞怯”地冷嘲热讽着门派中诸多怪现状。
  木椿指着程潜道:“你二师弟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一会你指点一下三师弟。”
  李筠何止是照顾不过来,他都已经快带着韩渊上房揭瓦了。
  严争鸣自己的剑招还没练明白,毫无指点别人的心情,闻言没遮没掩地皱了个眉,恃宠而骄地冲着师父喷发了他一肚子不耐烦的怨气。
  殊不知比他更充满怨气的人是程潜,他不明白为什么师父不肯亲自指点自己。大师兄能干点什么?
  教他怎样照镜子能显得鼻梁高吗?
  不过严争鸣到底没当着师弟驳师父的面子,他压下了几乎想要脱口而出的异议,耐着性子问道:“师父,我‘事与愿违’这一式好像总有哪不对。”
  木椿真人和颜悦色地问道:“哪里不对?”
  哪里都不对,通体不顺畅,练这一式,严争鸣觉得身上仿佛江河逆行一样,吃力得要命。
  但他心里虽然明白,嘴上却一时形容不出自己那玄而又玄的感觉,舌下千言万语涌动,不知从何说起,最后,严争鸣仿佛被什么附身了一样脱口道:“好像是……不大好看。”
  冷眼旁观的程潜再次确认了,这大师兄就是个穿金戴银的大草包。
  师父笑容可掬地打了太极,道:“欲速则不达,这一式你可以再等一等。”
  木椿真人永远是这德行,这狗屁师父,不管徒弟问些什么问题,他都从不正面回答,必要高玄枯涩地扯上个大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