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节 (第3/3页)
病情,开的药也不一定能对症。” 赵氏也跟着劝,“孙嫂子,若是银钱不够,我先借些给你,先把病治好了再说。” 孙氏连忙谢绝,“我知道梁珩他进京赶考去了,婶子哪里还有银子?婶子别担心,过不多久病就好了。” 几人坐了半晌,见孙氏精神不大好,便告辞了。 沈蓁蓁出了黄家门,对赵氏道:“婶子,一会我取些银子给您,您送去给孙嫂子吧。她那个样子,我瞧着得请大夫看看才行。” 第24章 茶会(捉虫) 沈蓁蓁取了二两银子,拿给赵氏,托她送过去。想着跟黄家毕竟不大熟,自己送过去,怕孙氏会不肯收。 赵氏到了黄家,孙氏果然好说歹说不肯收。 虽然跟沈娘子是邻居,但沈娘子跟他们家非亲非故,也并不相熟,如何能收人家这么多银子。就算是借的,二两银子不知道要何时才能还上人家,所以孙氏怎么都不肯收银子。 赵氏正在劝着孙氏,黄梵便走进房来。 “婶子。”黄梵叫了一声赵氏。 赵氏一看黄梵都下工回来了,想必时间不早了。便站起身,将银子递给黄梵道:“这是对门那边沈娘子借给你家给你娘看病的。好孩子,快拿着,给你娘请个大夫看看。婶子还要回去做饭。” 黄梵愣了一瞬,接过赵氏手中的银子。 孙氏见儿子接了银子,有些着急,“梵儿,快把银子还给婶子,这银子我们不能拿着。” 黄梵不吭声,紧紧地捏着银子,低着头不说话。他娘的病不能再耽误下去了,这银子他以后一定努力挣钱还给沈娘子。 赵氏有些生气,道:“孙嫂子!这是沈娘子一番好意,你怎么这般不领情!这银子说了是借给你家的,沈娘子是个心地善良的,你这样,沈娘子得多寒心!” 孙氏听了一顿,没再吭声。 赵氏便道:“我回去了。”说着转身往门口走。走到门口,就听后面孙氏哽咽道:“婶子替我谢谢沈娘子。” 赵氏转过身,面色松动了些,“这就对了,那我这就回去了。” 黄梵跟在赵氏后面,送她出了院门。 “谢谢婶子。”到了门口,黄梵道谢。 赵氏看着一身粗布短衫,嘴唇上刚冒出绒绒的胡须,身高却快赶上梁珩的黄梵,心里颇有些感慨。黄家这俩孩子都是好孩子,孙氏虽然命苦,但对孩子却是严格教养,俩孩子都十分懂礼。就是命不好,摊上这么个爹。 赵氏伸手拍了拍黄梵的手臂,“别耽误了,一会儿就去善仁堂请个大夫来给你娘看看。” 黄梵眼眶微红,用力地点点头。 赵氏便回去了。黄梵站在门口看着赵氏进了沈家的院子,怔怔地站了好一会儿。他想起那天遇到的沈娘子的模样,明明只像是比他大几岁的样子,娘却让他叫她婶子。黄梵看着手里的银子,感觉到胸腔里似乎有一股热意在喷涌,熏得他眼眶酸涩,直想要流泪。 ...... 长安城里。 这十来天,梁珩足不出户,除了偶尔跟院里其他三人交流交流学问上的心得,就一直闷在房间里温习书本。 这天,易旭一大早就过来叫他。易旭早就知道仙茗居今天要在舞阳河畔举办茶会,以供参加考试的学子交流心得。前几天,他便约了梁珩和另两个书生,说好今天一起去看看。 考试自己闭门造书是不行的,试题不仅从四书五经里出,还要考时策,多与人交流,会受益良多。梁珩便应了下来。 因为怕去晚了没位置,其他几人很早就收拾好了,准备要出门的时候,马修文却磨蹭了半晌才出来。 张明之跟马修文关系还算好,便笑道:“马兄可是在对镜理红妆?竟收拾了这般久。” 马修文脸色当即就有些沉下来,“说了让你们先走了嘛。” 几人闻言,心里都有些不舒服。等了半天没句好话就算了,合着等你还等错了?不能说你客气的说句先走,大家就真的先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