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掌印太监的朱砂痣_收重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收重税 (第1/2页)

太子期待地望着朱莹。
  她沉默片刻,冲着太子笑了笑,夸奖道:“殿下还小,能想出这个办法来,已经很不错了。”
  得了夸奖,太子心中欢喜。他将题本还给朱莹,对方接了,等待许久,都没能等到太子追问。
  朱莹心中失望。
  她问:“太子殿下不想问一问我的办法吗?”
  “娘娘的办法……我大概是听不懂的。”太子低头道,“我便不问了吧。”
  朱莹扯起唇角笑了笑,说道:“殿下今日做事,中规中矩,我很高兴。殿下请回去吧,替我问候皇后娘娘。”
  他已经如坐针毡了。
  那些政务没有半分趣味,枯燥得很,比太傅讲解的经义还要让人厌恶。
  那些处理办法更是多种多样,他的想法,和爹爹的想法,也似乎不尽相同,更叫他为难。
  贤妃娘娘严肃得可怕,她与太傅一样,有着令牌和戒尺,然而太傅不敢动他半根手指,贤妃娘娘却敢!
  同样是女人,比起妈妈来,贤妃娘娘未免也太冷硬了。
  难怪爹爹只叫她处理政务,却从不来鸾仪宫安歇。
  听见朱莹请他回去,太子忙站起来,半分都不愿多留,道:“贤妃娘娘,我这就回去了。”
  朱莹命陈端送他到宫外去。
  ·
  走出鸾仪宫大门,太子顿觉一身轻松,雀跃得很。
  他坐在辇上,盘算着回到永安宫后,要求着妈妈给他一些喜欢的小东西。
  走着走着,对面忽有一人骑着马,迎面而来。见到太子仪仗,那人停在路边,跪下行礼道:“咏见过太子殿下。”
  “起来吧。”太子说。
  他记得王咏极少住宫里,平日不是住西厂衙门里面,便是回他的私宅。一旦入宫,多半有事。
  太子不欲拦着他,刚想放王咏走,却忽然间想起那封新成派的奏章。
  他记得……新成派官员差不多都是依附着王咏的。
  就算和他是死对头,然而只要大臣们有了革新的办法,写成奏章交给王咏,王咏也一向都会呈上去。
  他好像对革新这种事情,一直都有着最大的关注。
  然后,只要是王咏支持的,皇帝从来都没有拒绝过……
  太子想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王咏,新成派要对世家收重税,这件事你知道吗?”
  “咏知道。”王咏回答。
  太子问:“我爹爹同意了没有?”
  王咏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圣上什么意思,岂是咏能猜测的?待批复下达,殿下自然就知晓圣上的意思了。”
  这便是皇帝事先没有授意的意思了。
  太子心里微微有些不快:“你和新成的人好,我想问问你,世家和百姓,都是人,为何新成派偏要对世家收取重税?”
  王咏不打算敷衍他,反问道:“如何便是重税了?”
  他坦然得很,衬得太子声势反而弱了,只觉自己仿佛无理取闹一般。
  他恼地一跺脚,指着王咏说道:“怎么不是重税呢?你合该好生瞧瞧奏章里写了些什么!竟按着世家田土和人头多寡收了!”
  王咏唇角翘了翘,拱手说:“殿下这话,叫咏实在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普通百姓便不是照着田土、人头收税的么?便连一些杂税,都交着呢。”
  他这样说,叫太子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太子犹疑地望着王咏,对方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丝毫惊慌都无,仿佛只是在面对着一个小孩子的无理取闹。
  他都有些怀疑自己了。
  “不对……”
  太子喃喃地说。
  他总感觉王咏讲的,和事实有些出入,皱眉想了好长时间后,终于恍然大悟。
  太子说道:“我差点叫你给绕过去了,既然是按照人头田土,为何世家的这般多?岂不是硬给添上去的?”
  王咏反驳:“太子殿下该问世家名下,隐了多少良田、人口才对。”
  太子一下子卡了壳,说不出话来。
  他有心拿国法出来说事,用大齐律条驳倒王咏,可王咏说那话时气定神闲的,似乎也不是空口无凭。
  他拿王咏没办法,只能带着一肚皮的疑问回了永安宫。
  ·
  常姝雁正在宫中休憩,听得太子回来了,连忙起身。
  她问道:“今日贤妃教你些什么了?可给你题本看了?”
  太子闷闷地点头道:“给了。”
  “你好生看了没有?贤妃又怎么说?”常姝雁忙问。
  她看出儿子心情不佳,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后悔。
  儿子体弱多病,她一贯娇宠着他,连儿子去跟着先生们学习,她都患得患失的。
  皇帝起初管他管得很严,结果儿子读书时突然累倒,险些一病不起后,皇帝便也对他放任了。
  那时候她总是想着,儿子还小呢,等长大了再学习治国的办法,晚是晚了些,学出来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