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土豪贾赦_第1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1/3页)

贾赦忙道:“迎儿可好?”
  莫瑜在旁回道:“岳父,迎儿好的很,这会子累了,已是睡了。”
  贾赦也知道古代的破规矩,那产房自己这个亲爹是进不去了,只在门口转悠两圈儿,方想起来还不曾看外孙子。
  原来迎春身子骨儿不错,虽是头胎,生产并不曾花许多功夫,不过两个时辰孩子便下来了,肉乎乎的比寻常孩子壮实许多。才出生的宝宝压根儿看不出像谁来,贾赦抱着只管念叨:“这孩子一看就像外祖父。”
  莫鲲不乐意了:“哪里像你了?你看他鼻子眼睛,分明像我。”
  贾赦道:“你那眯缝儿的小眼睛,哪有宝宝这么大!你看宝宝的眼睛,分明是我贾恩侯的眼睛!”
  俩老头站在屋子就较上劲了,莫瑜在旁啼笑皆非。忽然莫鲲喊了一声:“老二你说,我孙子像谁?”
  莫瑜老老实实道:“儿子委实看不出来,我瞧着谁都不像。”
  俩老头顿觉扫兴,同时大骂“无趣”。
  昌龄郡主并她大儿媳妇在隔壁屋子笑得直喊“哎呦”。
  三日后孩子洗三,清明图书馆免费赠送了一批书籍出去,书生餐馆也免费请客人用餐一日。伙计勤快的告诉众人:咱们家小爷洗三!过些日子小爷满月想来也能整这么一出。
  于是许多人都去打听莫家小孙子何日满月。
  孩子满月那日,果然清明图书馆又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各赠出一百本,书生餐馆免单一日。虽赠出去的书不多,却闹得幼童“莫岘”之名在士林中声传颇广。那会子秋闱将近,许多学子都渐渐来京了,一时间也传为佳话。
  偏此事既是好事、又不惹人眼,便是圣人听了也不过一笑,倒是想起旧年贾赦的折子来,果然命人包下些客栈给诸位赶考的学子。此举大得士心,一时间满京城皆是称颂声。尤其那贫寒士子,泣泪满面,望宫中方向下拜,口称“圣人悯士,万古明君也。”
  两个月后,因太后薨逝而拖延一年的乡试终于在各处开始了,莫瑜拎着他岳父特请三味书屋的丁鲁班先生替他打造的一整套用具、穿了整整七层棉布单衣,走进贡院大门。
  丁鲁班做的玩意巧得很,有许多可转开的格子。格子中除了纸笔之类的,还有一个拿驴皮缝制的皮囊,往里头吹足了气、扎紧口子,可做枕头使。下头藏着一个精巧的小炉子并一些上好的银霜炭,炭里头还撒了提神的香料。吃食中也有前些日子晾好的碎干菜叶子,拿水煮煮还是绿的。旁的不说、莫瑜整个人在贡院里头都比旁的考生舒服许多,故此心情不错,拿后世的话说,便是心理上占优势了。
  饶是如此,三场下来,整个人也跟蔫了的茄子似的。然较之那些出了贡院的门便倒地不起的考生倒是好上了许多。莫家的下人忙扶着他上了马车往家里来。迎春这会子早出了月子,正在家中抱着儿子干着急。忽然听说丈夫回来了,又不便往前头去寻他,只在院子门口巴巴儿望着。
  好在莫鲲两口子也知道儿媳妇也在候着,粗粗问了几句话便打发他回去了。
  莫瑜离着院子老远便见潘又安家的在门口张望,见了他立时往里头喊了一声“二爷回来了!”
  迎春立在院门里头,见他进来,上前抓了他的手道:“考完了再也莫管,快些洗漱,好生歇会子。”
  莫瑜一笑:“只依二奶奶。”
  二人携手进去,莫瑜狠狠的大睡了一日。
  到了放榜的日子,莫贾两家早早便派人去守着了。为了表示对女婿的重视,贾赦特派了王恩亲领着三四个人去看榜。莫家来的也是大管事,二人倒是熟的很。两家人都对莫瑜颇为自信,许多人家多从后往前找,他们全都从前往后找。不多时,二人同时惋惜的叹了口气。
  旁边不知哪家的笑道:“两位家的少爷没中么?无事,还有下一科。”又显摆道,“我家少爷在五十七位。”
  莫家的管事耷拉着脸道:“我们二爷干嘛偏偏是第十一位?差一点儿便能进去前十,多好听啊!”
  王恩也耷拉着脸指着他道:“他们家二爷是我们家姑爷。”
  作者有话要说:古代的考生真是可怜啊……
  啊,我觉得不是皇帝笨,是他轻敌啊,他对老五一定不会这么马虎。
  ----------------
  今天虫子超级多,室友君投诉= =
  ☆、101
  话说莫瑜中了举人,两家皆欢喜得很。贾母自然想到宝玉头上了,
  宝玉今年已十七岁了,他哥哥贾珠十四岁进学,宝玉听闻在家学中念书好的很,偏一直不曾去考童生。如今二丫头的女婿已是中举,贾母颇有几分着急。因寻了贾政来问。
  贾政捋了捋胡须道,“前些日子我也曾问过他们学里的先生,道是灵透有余、城府不足。考个童生不成问题,只是性子尚需磨练,先生道,不若晚两年再考。”
  贾母仍觉有些不甘,贾政道,“姜家大公子也不曾考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