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后替身不想干了 第20节 (第2/2页)
宫外的府邸还未修好,辗转送过去的拜帖也鲜少会收,到如今,能有幸与小王爷同桌过的除了那些皇亲国戚,也就只有余家的旧相识。 许多人猜小王爷是年纪轻怕生,但他如今一瞧,接近成年还尚带几分稚嫩的面孔并无紧张惧怕之意,不但模样与皇帝有几分相似,好像连帝王君威也学了过来,平静沉稳,反倒显得他手忙脚乱。 沈父笑着套近乎:“说起来,下官与余大人也有一些渊源。” “沈大人说的,是本王的外祖父?” 沈父颔首:“正是。” “当年皇上还是太子时,是余大人为皇上启蒙,教了皇上很多年,后来余大人出了事,先皇才钦点我为太子太傅。”沈父感叹:“余大人学识渊博,为人随和,为官更是清正廉明,我一直将余大人视为目标,听闻事故之后,也很是不敢置信。若是余大人还在世,恐怕如今教小王爷读书的,也是余大人吧。” 褚沂川垂首静默,他朝沈父微微一笑:“可惜外祖父已经仙去,若有机会,沈大人能与本王多说说旧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小王爷愿意听,下官也有许多故事可说。”沈父再提起茶壶,这次褚沂川倒没有拒绝,任他将茶水续满了。 这儿的茶水不如宫中好喝,木窗外晚霞的余晖渐退,橙黄逐渐浮上深蓝的色彩,街上的行人也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沿街小摊上食物的香气也传了上来。 他今日第一次办差,皇嫂肯定惦记着,说不定还饿着肚子在等他。 褚沂川匆匆抿了一口茶水:“沈大人若是有什么事,直说就好,本王还有要事在身。” “是,是下官耽误王爷了。”沈父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推到他的面前,长须遮了他大半面容,露出来的部分也颇有几分难为情:“其实是下官想托王爷带一封家书。” “家书?”褚沂川好奇。 “是,是带给皇后娘娘的。” “沈大人要送家书,为何不亲自去送?皇嫂虽然在宫中,可沈大人也不是没有进宫的机会。” 沈父羞赧道:“这……话说起来,也怕王爷笑话。内子几次想要进宫看望皇后娘娘,全都被皇后娘娘拒绝了。” 褚沂川暗道:他每日与皇嫂待在一块儿,似乎当真没听皇嫂说过家里人。 “沈大人与皇后娘娘是有什么误会吗?” 沈父叹息一声:“也许的确是有什么误会,娘娘才连家里人都不愿意见了。只是皇后娘娘深居后宫,若无皇后娘娘首肯,想见一面却难比登天,即便是有什么误会也解释不清楚。下官也是心中担忧,怕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想说的话,就全都写在家书之中,想请小王爷帮忙,能送到娘娘面前。” “等娘娘看了家书,若肯见内子一面,就算有什么误会,到时也好解释清楚。”沈父垂首虚虚掩面,哽咽道:“家中事务,的确不好烦扰小王爷,只是下官忧思心切,这些时日,整日整日的睡不着觉,还望小王爷包涵。” 褚沂川看着那封家书,却没有立刻伸手。 他谨慎地问:“皇后娘娘入宫之前,难道与沈大人有过口角?” 沈父一滞。好在他遮挡了面容,并无人察觉脸色变化。他很快平静下来,也露出了困惑神情:“就是没有,下官才想不明白。” 褚沂川深深看了他一眼。 就在沈父以为他要发现什么时,他才将那封家书拿起,收入怀中。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帮沈大人跑一趟。至于皇后娘娘是否消气,本王就无能为力了。” 沈父大喜过望,连忙站起来躬身作揖:“王爷肯帮忙,下官已经感激不尽,哪里敢多要求什么。” “天色不早,本王该回宫了。” “下官送小王爷……” “不用了。”褚沂川拦住他:“家里人等着,沈大人也快回去吧。” 即便如此,沈父还是将他送上了马车,分别时态度热切,一直邀请他下回有空闲时再出来喝茶。褚沂川一句没应,等坐稳后,脸上的笑意才消失不见。 他年纪是不大,但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如今所有人捧着他敬着他,全都是为了他的身份。他原就是看在皇嫂的面上才停下马车,可沈父把他当傻子了吗? 皇嫂向来有脾气就发,连从前相看两厌的慧妃如今都能变成好友。皇帝强逼皇嫂入宫,沈家在其中还不知道扮了什么角色。 褚沂川摸了摸怀中的家书,到底还是没有拿出来丢掉。 “回宫吧。” “是,王爷。” 车轱辘转动,马车驶出去好远,沈父这才转身离开。 中间耽搁一会儿,等回到宫中,果然夜色全黑。褚沂川回去匆匆整理一番,等到储凤宫,沈玉鸾与褚越和同坐一桌,隔了半个桌子的距离,褚沂川连忙到二人中间坐下,才总算是缓和了冷到极点的气氛。 人都到了,宫人鱼贯而入,将菜肴一一呈上。 皇帝用膳向来讲究食不言,褚沂川憋了满肚子的话,这会儿只能憋住,好不容易等晚膳用完,宫人再端上一碗甜汤——到了这步,才总算是能说话了,他舀起一勺,尝了一口,才道:“在宫外,我别的不想,只想着喝不到皇嫂做的甜汤了。” 褚越和瞥了一眼。 他向来不喜甜食,到这步,便是看着另二人吃。也实在看不出哪里好喝。 “皇嫂派人给我送了午膳,其中也有一小碗,我知道是给我的,就一个人偷偷喝了,谁都没给。”他高兴地道:“若是每日都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