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第3/3页)
怪可怜的,掉河里连个鸡蛋都没得吃,好孩子,以后想吃了就来姥娘家,姥娘给你做。” 秀瑶将脸在她胳膊上蹭了蹭,心里暖暖的。 李氏心里软乎乎的,“走,早上姥娘给你和扬扬擀碗面条吃。” 秀瑶立刻乐滋滋地跟着去了。 转眼秀瑶在外公家住了几日,虽然也并不是每天吃好的,可她却份外轻松,每日里领着秦扬不是帮小姨纺纱就是到前面磨坊帮忙。 外公家的人也不仅仅是出于对亲戚的礼节才对他们好,俩小嘴甜勤快又不好吃懒做,大家是由衷地喜欢。 这日秀瑶早晨起来照例去看她的地瓜,发现一夜间竟然生出了细嫩软鸀的芽来,喜得她一下子跳起来,“发芽了发芽了。” 她声音太大,李氏和柳絮几个都被她惊动了,看着她原本端来那只装满了沙土的盆里果然长出了苗芽,大家都觉得挺开心的。 秦扬穿着小衣趿拉着鞋子就踏踏的跑过来,“我看看,我看看。”看到那么小小的嫩芽,他奇怪道:“咦,之前好多天都没发芽,现在怎么出来了?早知道昨天晚上才埋进去,就不用等那么久了。” 天真无邪的童语让大家都笑起来,柳絮笑道:“那你吃饺子的时候吃到最后饱了,怎么不只吃最后一个,非要吃十个呢。” 秦扬露出细碎的小牙嘻嘻笑道:“最后一个那不就是变成 第 049 章 稍微改动了一下,可能是这样更加合适。 忙活了大半天,把那盘半自动石磨装好了,上面是进粮食的小斗,中间是上下两盘磨片,底下是底盘,下片磨盘上箍了一只铁圈,上面带着四把小刷子。 而底盘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原本的倾斜出口变为了一个三寸见方的洞,刷子刷过,面粉和麸子就会从这里漏下去落在下面的罗上。 那罗是脚踏式的,前面有一片开口,整个罗面呈倾斜状,里面还有一块能够前后移动的横木,下面绑着一排刷子,用来刷罗。 操作的时候,下面用脚一踏,罗就一晃悠,能把面粉筛在底下的悬挂的簸萁上,用手抓住簸萁那么一倾斜就能倒在下面的大笸箩或者是大木盆里。 而罗上面的麸子,就用脚踏一下另外一块木板,罗上的刷子就会把麸子刷出去,同时用脚踏一下脚踏罗,那些麸子就会掉在另外的大笸箩里。 现在没有水力,暂时只能用驴来拉磨,但是操作的人只要一个就够了,这样也能解放出另外一个劳动力,而且还能节约很多时间。 大舅等人也好奇地看着,老柳头招呼道:“赶紧的,把驴套上试试看。” 那边柳起和柳升套了驴,然后给蒙上眼睛,戴上笼嘴,又挂上支嘴棍儿,防止它偷嘴儿。 那边姚氏赶紧往小斗里放麦子,柳起就吆喝着驴转圈,驴一动,那磨就吱悠吱悠地转起来,然后小斗里的麦子就掉进磨眼里,进入了磨膛,几圈之后就有深色的麸子从两扇磨盘中间洒出来落在了底盘上。 而麸子一落下,就被下盘磨上的小刷子扫动起来,落在底盘的窟窿里掉在下面的脚踏罗上。 最初只有一点,慢慢地多起来,老柳头指挥着柳起赶紧去踩脚踏板,将面粉罗出来。 等面粉和麸子多了,就将下层悬挂的簸萁一推一倒,面粉准确地落在前面的大笸箩里,而上层罗上的麸子也被刮到了另一边,一掀罗也落进了另一个大笸箩里。 第一遍出来的面粉比较少,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也不着急。 很快,那一袋子麦子竟然就磨了一遍,大家都惊讶地看着,“还真是好东西呢。” 柳升又赶紧把大笸箩里的麸子和没有磨透的颗粒继续倒在上面的小斗里,赶着驴继续吱悠吱悠地走,第二遍面粉就多起来,时间更短。 然后第三遍、第四遍,四遍之后,那麸子基本就全是麸皮了,而第四遍的面也就没有那么细了,里面因为有磨碎的麸皮所以更加黄。却比从前要细很多,最关键的是——速度快了很多,期间不用停下来清扫磨盘! “爷爷,你太厉害了?你怎么想出来的?”柳起柳升几个惊呼连连,忍不住扑上来仔细地看,那面真的比以前更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