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节 (第3/4页)
之间的战火?到时候苦的都是百姓。 真的很矛盾。 “公子初,发什么愣,快上楼,就等你们了!”江咏歌从高楼之上临窗喊了一句。 符若初这才拉着孟如川急忙上了那座酒楼。 酒楼高三层,一层散座,二层有一些小包房,三层则是留给贵人们的豪华大包房。 风景最好的那一面,临江眺望,能将江面上千帆往来,视野极为开阔。 江咏歌让人包下的就是这家酒楼最大最好的包房。不仅如此他还兴致勃勃的说道:“刚才听酒楼掌柜说,最近临江渡来了北边的著名说书先生,讲的都是前朝故事野史轶闻,新鲜话本。还有个唱大鼓的擅长模仿各种声音的大家。这两人我都叫去请了,午饭的时候,给咱们助兴。” 临江渡有从北边来的江湖艺人?符若初心念一动,难免怀疑其中混着什么不妥当的人。记得上一世,自己就被“江湖艺人”行刺过。那人平素伪装成瞎子,最是擅长口技。 她对那个刺客的样貌记忆犹新。不过该来的总会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好在这一世她身边已经有了孟如川。更别说江咏歌也是个武功高强见过大场面的厉害人物。 所以她一点也不怕,反而还存了看好戏的心态。 第39章 酒楼遇刺 符若初带着孟如川入席落座。 江咏歌便让伙计开始上菜, 去请江湖艺人上楼献艺。 那伙计讲道,说书先生被本地大户童家请去堂会了。中午能来的就是那位唱大鼓学口技的,另外酒楼还能安排相熟的瓦肆送歌舞乐伎来助兴。 有美女助兴肯定要的, 江咏歌虽然遗憾说书先生不在,不过好歹还有一位口技大家能来,已经比在杭城里有了点新鲜。 瓦肆那边的歌舞乐伎,还要妆扮了再赶来,需等片刻。而那位唱大鼓的艺人已经被徒弟搀扶着上了楼。 “这老头竟是个眼盲的?”江咏歌啧啧称奇, 打量着瞽目老者以及他的两个徒弟。 那两个徒弟看起来手脚利索, 都是壮年男子,面貌普通没有太出彩的,个头也不高, 丢在人堆里一点也不醒目。其中一个小心翼翼扶着师傅,一个背着吹拉弹唱的家伙事。 到了江咏歌这边的包房,师徒三人先是向贵人们行礼,而后徒弟就帮着师傅架设好了一面鼓,自己也开始调试琴弦。 符若初盯着这三个人仔细看了半天,又回望了侍立在身后的孟如川, 使了个眼色。 两人之间并不说话,彼此却都明白对方的意思。 他们都肯定这师徒三个是会功夫的。不过这三人的内力并不多么深厚, 包括那位瞽目老者在内。而且他们表现的还是很像那么一回事儿,一个徒弟介绍完师傅的情况,学了一些小动物的叫声暖场,免得贵人们等着他们做准备, 闲极无聊。 包括准备的动作和表演的技艺,已经是上乘,也似乎见惯了被贵人们围观的场面, 在江咏歌挑剔的眼神逼视之下也不慌不忙。 孟如川见符若初眼露疑惑,就用传音入密解释道:“杀手刺客未必武功要多么高超,像他们这三人会点功夫,行走江湖的艺人为了自保防身也是常见。不过我敢断定他们是刺客,而且目标是你。” 符若初刚才可没有对孟如川说过留神江湖艺人的话,孟如川却如此眼光毒辣。也许这就是刺客之间那种感应? 孟如川也没有解释更多,而是收敛了全身的锐气,做低眉顺目之姿向前一步,跪坐在符若初身旁,开始为她布菜。实际上他全神贯注防备着,危急关头他肯定要出手保护公子初。 江咏歌则抱怨道:“还以为能先看到美女呢,这师徒三个大男人长得也不怎样,唉。” 符若初就打圆场道:“可那徒弟学的鸟儿叫声听着与真的一样,也不知那位师傅能有什么更神奇的技艺?平素里在杭城,美女看多了也腻歪呢。见识他们的新奇技艺挺有意思的。” 江咏歌便耐下心来,不过还是摆出一副纨绔公子的样子说诨话:“公子初,你看那老头有什么意思?若是真有本事,怎么连个女徒弟都没有。” 符若初不解道:“男师傅何故要收女徒弟,许是人家的绝技传男不传女呢?” 江咏歌打开一把折扇遮住脸,故作神秘道:“这你就不懂了,行走江湖漂泊不定,女徒弟既能帮衬着家务洗衣做饭缝缝补补,还比男子会伺候人。那种不陪师傅睡的,哪学的到本事?” 符若初恰如